溫馨提示:祥和節能集團首席科學家兼國家節能減碳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特聘教授、節能減碳高級專家伍澤涌先生,率領祥和節能集團總工辦、產品研發部、技術保障處及安裝工程部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科學、實用、通俗的原則,在互動百科、國家節能減碳產業創新聯盟官網及其公眾號、祥和節能集團官網及其公眾號、國家節能減碳產業創新聯盟10大微信圈,自2019年8月9日起同時開講,每天1講(周六、周日除外)。敬請關注和瀏覽。
第四十一講 我國節能工作方針和原則
為推動節能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約能源和優化用能結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制定了《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在該大綱中,規定了我國節能工作方針和原則,全文如下:
“節能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當前的緊迫任務。節能工作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強化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實行有效的激勵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節能長效機制和管理體制?!?/span>
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節約優先的方針,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淘汰落后技術和設備,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堅持節能與發展相互促進,把節能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攻方向,從根本上改變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努力營造有利于節能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堅持源頭控制與存量挖潛、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span>
雖然我國在古代就有開源節流的治國戰略思想,但對節能的認知還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我國節能認識歷程經歷了節約使用階段、高級利用階段和總量控制階段三個歷程。從時間上,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能源短缺,節約使用,開發與節約能源并舉為特征,本世紀2006年至2015年,則從兩型社會,節約優先,提高能將為特征;從2016年起,則以就對氣候變化、總量控制、峰值管理為特征。
盡管我國對節能認識已經過了上述兩個階段,但我國節能產業發展至今,仍然存在著下列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我國節能行業的自主創新的重大節能技術與產品還十分缺乏,以企業主體的節能技術創新體系仍不完善,節能產學研結合程度還不夠緊密,節能技術開發投入還很不足,一些核心節能技術、原始創新的節能技術還極其罕見,部分關鍵設備仍然依靠進口。
第二,節能產業集中度低
盡管我國近十多年來,各級政府均采用多項政策措施培育、發展節能產業,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已有數千家,節能行業從業群體迅速擴大,人們對節能重要性的認知大大提高,但因種種原因,時至今日節能企業的規模仍然普遍偏小,節能龍頭骨干企業還不多,公認的全國性節能品牌與產品還很缺乏,節能產品、節能設備的成套化、系列化、標準化水平還不高。
第三,節能政策不完善
我國雖早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制定了《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等節能法律法規和政策,但總體來看,我國節能相關法規、標準化體系、財稅與金融政策等仍不夠健全,中小型節能產品制造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仍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
第四,節能市場化推廣體系不健全
節能技術與產品的供應方、節能項目方之間的節能技術產品信息傳播途徑較少,節能第三方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各行各業對新型節能技術、節能裝置、節能產品的認知程度較低,識別成本還較高,全國能源管理、節能設備租賃等市場化推廣模式,還沒有得到普遍應用。
祥和節能集團(成都祥和云端節能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2年的成都高新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節能減碳產業創新聯盟與四川省節能減碳產業創新聯盟的依托單位和理事長單位,榮獲中國節能節電行業標桿企業稱號,是工信部、商務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三部局”推薦的祥和中央節能保護裝置的發明者,是集用能安全與能效監測一體的祥和監測機器人的研發單位,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青島、合肥、西安等地擁有40多家子公司或合資公司,以“讓用電更安全更省錢”為宗旨,以“致力于成為解決新時代用電問題的領先者”為愿景。
延伸閱讀:
免費咨詢電話:400-028-3855